準備強答一發。

厚蛋燒算是個人學做日本菜系列里對技術要求略高的一道,相比很容易一次成型的溏心蛋、牛肉飯、關東煮......第一次做厚蛋燒簡直是斯巴達了(第一次做天婦羅也是),後期不斷嘗試才掌握了一些竅門,並逐漸改變配方形成偏好,最終定型為加
芝士&番茄醬,形成爆漿厚蛋燒,被老公形容為——好吃,很像麥當勞的口味。。。
厚蛋燒的好處是菜不夠的時候可以迅速湊一個,真的可以很快完成,而且有時候想喝清酒需要搞個日本風情菜來搭配,厚蛋燒是個不麻煩的好選項。

厚蛋燒步驟網上很多介紹,基本材料是:
厚蛋燒鍋(我用的是MUJI的),
2-3個蛋(加一點點牛奶、糖、味淋稀釋),
黃油(我做厚蛋燒至今用掉了一整塊黃油),
芝士(可選)。網上也有加其他火腿丁、蔥之類的,我也試過,不過個人經驗是加零碎的東西會讓卷蛋更困難,可以手法成熟了再實驗。

(手機里的厚蛋燒圖都是剛開始學做有新鮮感時候拍的,所以有的都不太對,也做的不好看。卷完的蛋應該推到鍋的頂端斜面部分啦。就意思意思吧)
厚蛋燒難點為掌握火候和蛋液的量,我的經驗是基本
要分三次倒完蛋液,如果分兩次每次蛋液太厚,下面已經糊了上面還是稀的。火要最小並且要有耐心(怕燒焦底部可以燒一會離開火一會),並且黃油要摸勻(每次倒蛋液前都要保證有一點點油),不然沾鍋會比較難卷。如果形成了氣泡需要及時用鏟子戳破放氣。
卷的手法也比較重要,看日本視頻里的廚神都是一抖鍋蛋卷就翻過來了,我還是怕把蛋甩出去,需要鏟子輔助。卷的時候中間斷掉了或者破了有時候也難免,就努力把他們粘在一起就好了,反正還有下一層包住。。。

加芝士爆漿的話可以
提前把芝士切成條狀,
在第一次蛋液即將成型的時候放入端頭部分再開始卷。(這個圖也是最開始做爆漿時候拍的,蛋卷的依然稀巴爛,但是加入爆漿真的好吃)


(這兩張是最近做的,都是為了湊菜,做的很急,沒有單獨給蛋照相,意思意思好啦)
加番茄醬是某天忽然來的靈感,比加胡椒粉好吃。感覺有點蛋包飯的意思!
其他日本菜其實都更好做一點~






祝大家春節期間大展身手!
更多回答歡迎關注
Kuma貓 - 知乎以及你一定會喜歡的日本旅遊專欄
日旅記。
對其實我是個日本旅遊愛好者,做日本菜只是不能去日本時候自己逗自己玩的: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