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說結論:易律師有佔便宜的心理動機.
第一回合:
最開始跟下鋪的一位大學生模樣的男孩商量。他猶豫了一下,答應了。我們開始放行李的時候,男生說:我不換了,我的腿受過傷。
「他猶豫了一下」,說明他本人並不太願意換,但是道德還是暫時佔了上風,壓過了不想換的想法,答應換了。
但是後來換行李的時候為什麼會反悔呢?
其實他在等,他在等的不只是一句輕飄飄的謝謝,而是看易律師是否會提出補償差價。
如果易律師提出補償差價,他可能要,也可能不要,各有一半概率。但是易律師不說差價的事,再加上他本來就不太願意換,自然不想讓易律師佔便宜的打算得逞了,所以就反悔了。
第二回合:
隔壁的下鋪又來了一位像是大學生的男生,我們跟他說,帶著孩子睡上鋪不方便,能不能換一下?
男生毫不猶豫地說:我只要下鋪。
我們一時語塞,幾乎要放棄再找人換鋪了。但是邊上有個下鋪一直空著,我們還是決定最後嘗試一下。
易律師開始問的時候,還是只說換別人的下鋪,沒有提差價的事。為什麼不一塊提出來?
這個男生直接了當的拒絕,可能是無論如何都不換,也可能僅僅是被那些想佔便宜的人惹煩了。乾脆形成固定思路,說換下鋪不說差價的一律拒絕。如果求助別人的易律師主動並且及早提出補差價,他可能就同意換了,差價同樣可能要也可能不要。
第三回合:
火車開動后,上來一個戴眼鏡的女孩。我們遲疑著向她提出換鋪的請求,她馬上同意了。我們給她差價,她堅決不要,說:我也有孩子的!
終於有人同意換下鋪了,易律師可能擔心別人再反悔了,趕緊提出補差價,免得再失去一次機會。
但是同時也很有可能有另一個小心思:這個女孩同意的很乾脆,看來很大概率不會要差價,所以不妨主動提出來,同時也洗刷自己佔便宜的形象。
其實何必呢,如果真心愿意補差價,一開始說換下鋪就提出來,第1個男生要不要差價都無所謂,但可以肯定的是,他幾乎不會反悔了,也就沒有必要再麻煩其他人了,自個也省心了。
另外,那個同意換中鋪給易律師的女孩,好像也沒說差價的事吧.
由此可見,易律師是有意佔便宜,把別人幫助他當作理所當然了,對別人的損失反而視而不見。
如果不是被拒絕了兩次,恐怕一直都不會提差價的事。
有理有據
不僅僅是錢的事吧,大家都想要下鋪。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呢。再說了,談錢咋不做飛機呢